中外专家:寄宿教育促进高原教育公平可持续发
栏目:企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10-31 10:36
新华社成都10月27日电(记者卢友毅)“寄宿教育与高原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7日在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召开。...
新华社成都10月27日电(记者卢友毅)“寄宿教育与高原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7日在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就寄宿教育的理论价值和实践经验进行了交流。与会中外专家认为,中国寄宿教育具有大众化、大学化的特点,有利于高原地区教育公平可持续发展,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有益经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查洛表示,藏族寄宿学校是在尊重民族文化、适应特殊自然地理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状况。早在20世纪50年代,西藏地方政府就开始探索适合牧区的教育形式,包括马学校、帐篷学校等办学方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寄宿教育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成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性别平等的重要途径。中国共和国际委员会主席柯马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西藏的寄宿学校与加拿大、英国等地的寄宿学校有本质的不同。他说,在西方国家,寄宿学校往往为贵族或富裕阶层的孩子提供选择性教育。在中国,公办学校系统下的寄宿学校主要面向普通家庭,政府提供大量补贴,让更多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柯玛凯参观西藏学校和其他地方多次。他说,寄宿学校的生活条件较好,不同民族的学生在一起生活、学习,促进了沟通和了解。 “一位藏区的学生告诉我,同一个宿舍有7个学生,其中4个是藏族,3个是汉族。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唱歌跳舞,互相理解很有意义。”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郭晓明认为,寄宿学校在教育体系中具有很多功能,特别是在偏远地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平和质量。他表示,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衡量寄宿教育的短期和长期效果,确保资源投入更加可持续。多位与会专家表示,寄宿教育作为促进均衡发展的重要形式教育事业的发展,在高原和民族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改善了教育机会和教学质量,而且促进了多民族的交流和融合。我国寄宿教育的探索为促进高原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平提供了新鲜经验,具有借鉴意义。
下一篇:没有了